一、项目背景:政策驱动下的农业现代化转型
内江市作为四川省中部的农业大市,拥有广袤的农田资源与深厚的农业根基。在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、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背景下,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举措。2025 年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》,明确提出 2030 年将全国 13.5 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目标,为地方农业发展指明方向。
在此背景下,内江市市中区甜城乡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面临着施工监管效率低、人力成本高、环境适应性差等现实挑战。传统人工巡检模式已难以满足全天候、高精度的监测需求,引入智能化技术成为破局关键。大疆行业应用凭借无人机与低空数字化解决方案,为项目打造了 “天空监测 - 数据采集 - 智能分析 - 应急响应” 的标准化监管流程,推动农业领域低空经济场景落地。
二、客户需求:从全天候监测到数字化管理的多维诉求
项目方对施工监测提出三大核心需求:
全天候实时监管:施工现场需 7×24 小时不间断监测,覆盖土地平整、水利设施、田间道路等 50 个关键节点,传统人工巡查难以满足频次与范围要求。
远程数字化管理:要求实现监测数据云端留痕、实时回传,支持多部门远程协同查看,打破地理与时间限制。
精准化风险管控:重点监测施工进度(工程队伍动态、机械作业轨迹)与安全隐患(安全帽佩戴、突发状况响应),需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识别与预警。
三、解决方案:大疆无人机 + 低空生态的全链路赋能
(一)硬件方案:工业级设备构建全域监测网络
大疆机场 3:部署于项目核心区域,具备 IP55 防护等级,可在 - 30℃至 50℃极端温度、6 级大风环境下稳定运行,实现 7×24 小时无人值守巡检。其搭载的 DJI Matrice 4TD 无人机支持 AI 识别、热成像、全彩夜视及 25 公里超远 O4 图传,可精准捕捉夜间施工细节与隐蔽区域风险。
航线智能规划:针对 50 个巡查点设计 4 条 “环形 + 直线” 复合航线,单条航线覆盖 10-15 个点位,飞行高度动态调整至 70-120 米,兼顾影像清晰度与作业效率。每日执行上午、下午各一次巡检,4 架次即可完成全域覆盖,单次巡检耗时仅 3 小时,较人工效率提升 80%。
(二)软件平台:大疆司空 2 实现数据闭环管理
一站式管理系统:集成项目管理、设备调度、实时直播、云端建图等功能,支持多角色权限分配,满足施工方、监理方、管理部门的协同需求。
AI 动态监测:通过 AI 算法自动识别安全帽佩戴违规、机械作业异常等风险,准确率超 96%;结合热成像技术,对施工区域温度异常、火灾隐患等进行实时预警。
四、应用场景:无人机技术破解施工监测三大难题
(一)施工进度可视化管控
在施工初、中、尾期,利用无人机采集高精度影像并构建三维模型,作为进度对比基准。通过 AI 变化检测功能,自动识别土方开挖、道路修建等工程的实际进度与计划偏差,生成热力图与偏差报表。例如 “全安 - 洪坝 - 天台高标” 航线(全长 7011.3 米,耗时 10 分 29 秒)可实时回传 10 个航点的施工影像,管理者通过三维模型直观查看土地平整进度。
(二)安全风险无死角监测
针对工人集聚区域,无人机通过可见光相机与 AI 识别技术,自动检测安全帽佩戴情况;对深基坑、高边坡等危险区域,利用热成像与测距功能实时预警位移风险。当检测到突发状况时,大疆司空 2 平台自动触发短信告警,指挥中心可通过遥控器接管无人机,1 分钟内抵近现场查看,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 8 分钟。
(三)极端环境适应性作业
项目地处四川盆地,1-4 月常有 6 级以上大风,传统人工巡检难以开展。大疆机场 3 抗风能力达 12 米 / 秒,在极端天气下仍保持 95% 作业稳定性,夜间亦能通过全彩夜视功能完成巡检,实现 “恶劣天气不停工、夜间施工可监管”。
五、项目成效:成本、效率、安全三维度突破
经济成本显着下降:无人化巡检替代传统人工,单日监测成本从 2000 元以上降至 200 元以内,人力成本降低 90%;设备私有化部署与数据留存优化,长期运营成本再降 70%。
监测效率指数级提升:单日覆盖农田超 10000 亩,50 个点位巡检耗时从人工 15 小时压缩至 3 小时,进度监测效率提升 80%;施工质量溯源效率因数据全流程数字化,提升 4 倍以上。
安全与环境双保障:AI 识别技术实现施工安全无死角监管,风险预警准确率超 96%;设备在 - 30℃至 50℃温度区间稳定运行,完成夜间及复杂地形监测,环境适应性突破行业常规标准。
六、行业价值:无人机引领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深度落地
本项目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智能化监管范式,其核心价值体现在:
技术融合创新:通过 “无人机 + AI + 热成像” 技术组合,构建全域智能监测网络,推动低空经济从物流、测绘等领域向农业监管延伸,形成 “天空地” 一体化的智慧农业生态。
数据驱动决策:厘米级二维建模与动态热力图实现施工进度 “数字孪生”,27 项参数动态跟踪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,告别经验式管理,推动农业项目监管向数字化、精准化转型。
战略生态拓展:项目竣工后,大疆机场系统可继续服务农田运营阶段,与农业物联网、多光谱监测融合,拓展土壤墒情、作物健康等全周期监测场景,助力国家 “智慧农业” 与粮食安全战略落地,为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万亿级市场开辟新路径。
七、未来展望:低空经济赋能农业全产业链升级
随着无人机技术与农业场景的深度融合,内江市高标准农田监测项目正从单一施工监管向 “建设 - 运营 - 生产” 全链条延伸。未来将重点探索:
多光谱监测应用:搭载多光谱镜头,实现土壤养分、作物病虫害的无人机巡检,为精准施肥、植保提供数据支撑。
农业物联网融合:打通无人机监测数据与田间传感器、灌溉系统的联动,构建 “监测 - 分析 - 执行” 的闭环智能农业体系。
低空经济生态共建:联合政府、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,推动无人机在农田普查、灾害预警、农产品溯源等场景的标准化应用,助力四川打造西部低空经济示范区。
通过无人机技术与低空经济的深度结合,内江市正以科技之力重塑农业生产范式,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 “智慧样板”,让每一寸农田都成为数字时代的生产力高地。